<
長命百歲

醫生,我嘴巴破、口腔潰瘍怎麼辦?

【華人健康網文/林佑彥中醫師提供】



口內炎即是一般人的俗語中常說的:「火氣大!嘴巴破!」其實目前確切致病原因尚不清楚,已知的致病因素包括柑桔類水果(如橘子、檸檬)、口腔物理創傷、急速減肥、食物過敏、免疫反應等等。



醫生,我嘴巴破、口腔潰瘍怎麼辦?

一般的解釋方式都會說免疫力下降,加上一時飲食不節制,吃到不乾淨的東西,口腔黏膜受到殘存在嘴裡的微生物刺激而破壞,就產生出破洞。而中醫認為引起嘴巴破的原因很多,並不是所有都是火氣大引起的,要先分寒熱虛實,都可以造成同樣的情況。



不過,還是要小心癌變的可能性。

口腔白斑(oral leukoplakia, OLK),是一種癌前病變,特徵是出現在口腔黏膜的白色斑塊,大多數患者無異常感覺。一般無法刮除,發生的部份可能是在口腔內頰部黏膜、舌頭表面,口腔底部黏膜、牙齦、顎部等部位都有可能發生。



雖然口腔白斑多屬於良性病變,但近年的研究發現,如果病灶處突然快速變大、出血或形成長久不癒的潰瘍時,轉變成口腔癌的機會就更高。然而某些全身性疾病如:水痘、愛滋病,也會有口腔潰瘍的症狀。



另外,口內炎是貝歇氏症(Behçet's disease)的典型癥狀,也常見於克羅恩病(Crohn's disease)病人。回到中醫來看,除去口腔白斑不談,口瘡只是一個外在表現,引起的原因可以是心脾積熱、肺胃邪熱、陰虛火旺、陽虛浮火、寒凝、血瘀…,表現出來的情況也不一樣。



心脾積熱多是灼熱疼痛,表面多黃白分泌物,周圍鮮紅微腫;肺胃邪熱則見大小不等,表面多黃白分泌物,瘡周紅腫或有水泡;陰虛火旺是反復發作,灼熱疼痛,瘡周紅腫稍窄;陽虛浮火則會淡而不紅,大而深,表面灰白,日久不癒,服涼藥則加重。



另外,臨床上觀察到口腔黏膜常常破洞的患者,大多會有腸胃道的問題,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。但就診斷上來看,除了局部的症狀與癥候之外,還要四診合參,找出確切的問題。預防方法則是飲食均衡、避免烤炸油辣的食物,以及充足的睡眠。快速的療癒方法部份,筆者目前知道且有效的有兩個。



1. 將手洗乾淨,取一些鹽在手指上,對準口瘡的位置用力按下去。隔天再一次

這個方法是基於微生物在高濃度的鹽份之下,因為膜外的滲透壓太大,讓微生物的水份大量流失,細胞快速脫水而失去活性,就可以達到效果。好處是非常的省錢,也很有效果,但缺點是傷口會非常刺痛,且可能要使用第二次、第三次。



2. 市售的蕃茄汁

目前不知道機轉,但蕃茄裡面的維他命C與D可以改善免疫力,而且,茄紅素也有抑菌的效果及抗氧化的作用,也許是因為這個因素去改善症狀。



至於減緩口內炎的疼痛感,可以使用依照中醫理論下選擇的穴位按壓的方式。根據中醫理論,口唇是脾的外竅,與脾胃有著直接關係。



而經絡循行部份有五條經脈直接相關,足陽明胃經「環唇」、足厥陰肝經「環唇內」、督脈「上頤環唇」、任脈「環唇上」、衝任之脈「絡唇口」。但從疾病的病候來看,足陽明胃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伴演了重要的角色,使用的穴位以溫溜穴為主。



溫溜穴,「溫」指的是人體身裡的陽氣,「溜」有流通的意思。是手陽明大腸經的郄穴,脈氣流注至此而深入。郄穴在中醫理論之中,是氣血匯集的大穴位,治療上可以達到很好的消腫退熱的效果。



取穴時先露出前臂,當我們把拳頭握緊,可以發現手的前臂有塊突起的肌肉,穴道位置大約就在這邊。準確一點講,把拇指翹起來會在手腕部位看到一個三角形的凹陷,凹陷的地方是陽谿穴;而將前臂拱胸,看到肘橫紋的尖端是曲池穴。在陽谿穴與曲池穴的連線上分成12分,溫溜穴就位在這條直線上的5/12。



按摩時可以用大拇指按在穴位處,前後左右地撥動穴位或是轉動手臂,找到最痠痛的點連續刺激3~5分鐘,再換手按摩。溫溜穴位除了能夠消除口腔發炎、牙齒痛、腮腺炎、舌炎的症狀外,對於肩膀痠痛、發熱、腹痛也有緩解的功效。



此外,西瓜霜、甘露飲、玉女煎、清胃散…這些藥物都偏寒,對於有腸胃功能疾患的民眾,尤其是腸胃偏寒虛或寒濕的患者不太適合。治療口瘡,可以用的方還有很多,如導赤散、瀉黃散、涼膈散、知柏地黃丸、理中湯、半夏瀉心湯、桂附地黃丸。



反覆出現這種問題,大多是體內臟腑氣血出了問題,每個人適合的方都不同,還是要經過合格的中醫師辨證處方。提供給大家參考!




徵信專業

破案實錄

傳來傳去

友站連結

徵信公會

copyright @ 真相網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カウンター カウンター